关于经典阅读的浅显思考

宣棋

2016/04/13

Categories: 教育 阅读

“借用网友的概括,这篇长文就说了这事儿:鼓励抄书和读经典原文”

以下内容想到哪里写哪里。

接下来,我打算解释或者说推荐的一种阅读方式,仅仅是我自己的思考,极有可能和大家接触到的其它阅读思路是冲突的,也有可能有相似的地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说的就是对的,其他人的就是错的;这也不意味着我说的就是完全不可取、一无是处的。希望大家尝试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客观对待。(这篇文章我很早就想写了,但是一直不知道如何写出来,或者坦白地讲,就是我太懒了。上周六读书讨论来了一位年纪较轻的新朋友,在他问我的问题中,我似乎有了一点思路。)

我的读书讨论篇目选择目前是依旧停留在古希腊的经典,我指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的著作这些。目前我的公众号KK_institute推送的【每日一梗】也是还在推送古希腊文本。订阅者还有参与讨论的朋友给我了一些反馈,这些书很难读。如果细究下去,这个“难”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字面意思上的“难读”,是说自己看到字就读不下去了,完全无法静心阅读。第二类是指难理解,问我如何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自己更好的理解篇章。

对于第一类的朋友,我觉得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说服自己:你需要读、你喜欢读、你应该读。有用性、有趣性和义务性三者合一的时候往往能够督促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读者中有拖延症患者,你可以反思验证一下,一定是三者里面有所缺失,所以你才可以拖拖拖,个人经验之谈)人的大脑是可以做到自我欺骗的,只要你的立场坚定,你自己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他人不同形式的言语说服,比如我写的这篇文章、知乎大V让你读书、父母的督促、自己某天某事某刻突然迸发的自尊心、上进心。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都会帮你坚实你的立场,慢慢你真的就会相信“你需要读、你喜欢读、你应该读”了。所以,如果你静不下心读书,请先思考,究竟是有用性、有趣性还是义务性出了问题,没有问题的放一边,对有问题的部分进行自我说服试试看。

如果“你需要读、你喜欢读、你应该读”这三者齐备,你全都有所意识了,然而大脑还是在抗拒阅读。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你可以先尝试无脑阅读。这是我起的名字,专门适用于自己被一些或紧迫或心烦的琐事分心,却需要阅读的时候。两个方法,第一个是读出声来。第二个是当练字,把要读的内容抄下来。两个方法遵循同一个原则:一字不落。不建议在这个时候试图去评价内容,然后跳过你认为没有用的。一定要一字不落的或者读出声或者抄写。只要认真,不需要很久,你应该可以进入状态,似乎外物无法干扰,只剩下你和书的对话的那种状态。经典之所是经典,在这个无脑阅读中,你不会一无所获的,但凡有一两段甚至一两句话引起了你的共鸣,你之前关于有趣性的预设会不断自我加强,只要真正培养出了兴趣,你会开始有意识的自行寻找更多的内容。

题外话: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面对不喜欢的书,对广大学生而言,非常适用于备考。我之前在学期末集中精力抄书读书,对临时抱佛脚有奇效。另外,受时间所限,进入状态后,请作理解性为基础的笔记。这个方法文理通用,经济学、政治学、微积分、几代课我都用过。数学专业的必修课,解析几何,期中考,用抄教材、理重点、研究例题的方法也拿了95,不过题不难就是了……你用心抄一遍书如果拿不到B或者80分及以上,可以来找我,我们谈谈。

总之,“读不进去”这个问题深挖到最后都是不作为导致的,以上方法都不行,那你找个同学和他说,如果你读不进去,要么你给他发红包,要么他抽你一鞭子=。=你再试试看能不能读进去。(我真的不想这么暴力,不过话说你们可以来找我给我发红包。)

第二类,关于理解难的问题,是我最想探讨的。这个问题背后有很多思考,在此写一写。

首先,我想说,读书的第一目的不是为了知识。不是为了知识。不是为了知识。这个句式从尼采那儿学来的,借他老人家的阳光照耀一下。在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知识性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Google搜索、Wiki词条、Quora(美版知乎)提问及其它论坛交流、朋友圈询问得到一个答案。过去书少、人均识字率低、能通过读书获得别人知道的知识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获取的渠道少,知识本身在记忆中的存留是有力量的。然而今天不是这个样子,电脑和网络资讯作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人人都可以拥有,也就是说,很多书、知识都是在那里的,只是看你想不想要得到而已。那么读书的第一目的在哪里?

诚恳的讲,我还没有完全想透彻这个问题,我只能先片面的谈一下我的理解。我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应该就是理解力和判断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理解之上有所判断,而一旦进入不完全理解而判断有效的境界,我们可以称呼这个为预判的能力,一旦预判的能力能提高,你的书就没白读。投胎这事儿我探讨不了,但人生之后的事情是由连续的、微小、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构成的,甚至我可以说你每时每刻都在选择,这些选择有十拿九稳的时候,也就带有赌博性质拼一次人品的时候。其实,每次选择你不是在拼人品,你在拼自己或父母或老师或其他替你做决定的人 预判的能力。

这种能力我觉得读书不是唯一一个可以获取的途径。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不同人交往、谈各种各样的恋爱和不同类型的人建立亲密关系(这个我是观察推测的,但应该合理=。=)、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见识不同的风俗民俗,这些肯定都会对一个人行事方式的塑造产生影响。这里先不谈,我们继续说读书的问题。

对一本经典,为什么你需要读背景知识呢?你去上一个培训班,听说这个很有名气,但你能做到详细了解每个老师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将上的课堂效果么?你去一个地方旅游,如果不事先了解这个城市,难道就失去了能力在街道溜达去寻找吸引自己的事物了么?你上大学前有认真调研过自己要去的大学和专业么,还是顾名思义加上七七八八的传闻随手一填?所以你非学术性质的去读一本书,干嘛去关心这个作者的年代时代背景那些让人读完了就不想再读书的东西……不读背景知识,不论其对阅读一本书产生的作用,起码这样在操作层面上是可行的,因为你识字啊~

那么我又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会建议你干脆别读背景知识,直接开始读书呢?人的历史记录不是由历史自身选择决定的,历史是被人写下来的。背景知识不是自己就存在在那里的,而是其它人写好放在那里分享给看的。那么,为什么要去信任其它人阅读之后整合的自我思考?因为一个是很有名气的平台?很有公信力的教授?文字是人意识的表达,比意识更加深刻的是信仰或者说立场。我希望你在读一本书之前不要通过文字被其它人的意识(形态)、信仰、立场所干扰,而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理解。在阅读之前请先清空自己的大脑,眼中除了这本书(同作者或相关联其它一手文献),希望你什么都不要想。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在读柏拉图的《斐多》的时候关于灵魂的讨论那一段,问我这是不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古希腊并没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这个区分,这个概念是高中课本哲学生活强加给你的。高中课本哲学生活里的内容,连二手文献都算不上,好吧,也许都不能叫做文献,是带立场的言论。不需要把这些概念带入你的一手文献阅读中。在这个例子中,唯物唯心的概念算是一个引入背景知识反面的例子。(注:一个作者写的书(即经典本身)是一手文献;如果有人关于这本书写了评论,有直接引用,算二手文献)

我并不全盘否定背景知识,你想了解一点纯知识性的,比如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这都没什么。但是一旦涉及对于事情的描述,建议中立的阅读。不同立场对于同一事件描述的背景知识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读到的是经过历史政治性选择的,其实是很难分辨真假的。读书讨论的新朋友说他想阅读近现代某某事件的相关书籍。我告诉他,如果我是他,我不会去读wiki这一类,我会至少去找两个立场完全相反的人读他们写的一手文献。如果两个人关于某些事实上达成一致,那么这些事实的真实性相对而言会高于并不一致的那些描述。要么都是真的,要么都基于某种共同的目的达成一致,我会对这部分保留而辩证的看待其它。在读完两个人的书之后,我会形成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也许和wiki的描述是一样的,也许是不一样的,但这个观念和阅读后形成的自我立场不是wiki的知识性阅读能给我的。

放轻松,对于经典来说,最开始,难以介入的人名、地名都把他们当成abcde小明小张小王,就当陌生人读故事一样。慢慢的,你会对他们越来越熟悉,在你的脑海中会自然而然的构建出一个以你的理解为基础的虚幻世界。经典可以帮你搭起骨架,二手文献和背景知识帮你将人物丰满化。读得多了,纯粹理解的问题,术语、学说一类,会越来越少。如果这里有同时在读网文的朋友,网文都是虚幻架构的世界,有背景知识可以参考么?为什么你可以毫无障碍的去接受那个玄幻、魔法、武侠?再比如《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那个世界有背景知识么?虽然这些的理解难度和经典上有差距,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相似的。

肯定会有朋友质疑我这种不带背景知识阅读的理解深度问题。好吧,我觉得对经典而言,深度的潜力属于作品本身,而我们能理解的深度取决于读者自身的见识。当越来越多的背景知识、或者其它一手文献串联到目标文献之上时,肯定会有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问题接连浮现。但问题是,作为一个读者,我需要全都一一在意么?如果在学术圈混,需要发论文,各种引用,肯定要在意的;但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本身并无功利性企图呢?那我不需要去迎合他人捧起的流行的问题呀,角度呀,观点呀~我只是想结合我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一下人生,我就只在我感兴趣的问题基础上衍生问题、散发阅读就好了嘛。而且,因为不理解时代背景,就忽略的问题,我会认为那是时代性的问题。当我不在那个时代,我就意识不到是个问题的话,那对我现在的生活也不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懒的看那么多啦。如果一本经典中涉及的问题,就算我不生活在那个时代,我还是一样的身临其境、颇有感触,我觉得这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它可以跨越时空,直指人性本身,或者直指一些永恒的存在。我对这样的问题更感兴趣。就比如希腊悲剧中的人与神之间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不受信仰的困扰,我不需要挣脱我意识中神与我个体之间的对抗,我会把这个问题或者跳过或者转化为人与命运之间关系的问题,虽然我知道这个人神问题在那个时代很重要。

比如,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我读之前只大概知道雅典和斯巴达不爽,两方打起来了。时间?呃,就是雅典和斯巴达的时代嘛~=。=雅典和斯巴达是什么?两个城邦啦~这就够了…当时的执政官伯利克里有一篇葬礼演说,是面对雅典在某一场战役中牺牲的人发表的演讲。美国前些年的内战,总统林肯对于美国牺牲的战士们,也有一个葬礼演说。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搜索一下,话题相似度非常高。我的老师,普林斯顿物理学,教我数学,聊天时候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透过这本书,反思美国发起的海湾战争等等,他觉得人性从来没有变过,问题也没有变过,几千年来,历史循环往复。

再比如,我并不信仰基督,所以在读《圣经》的时候最开始很有抵触情绪,后来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些情绪慢慢消失了,我现在确实觉得《圣经》是一本很有意思、充满哲理的故事集,没有读的话不要去评判。我当时就是被自己过去糟糕的宗教体验、聊天所获得的背景知识、强迫传教的路边人所影响,因此对这本书很有戒心。课下老师和我说,很多同学因为自己家庭的宗教背景,对《圣经》的阅读也是带立场的,他们讨论之前就已经相信耶和华的存在,这些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到他们。如果有人想读《圣经》,建议就单纯的把他当一本书去读,抛弃你关于宗教的看法,只是当阅读一本书。还有神奇的阿奎那《神学大全》开篇五个理由论证上帝的存在,其实都很有意思的,就当成故事或者段子去读啦~~~

绕了一圈终于可以绕回来了,这样的读书和预判力有怎样的关系。(这写的和证明数学题一样,每个条件分开达到,最终可以整合结论了。感谢欧几里得,感谢笛卡尔,感谢几何与代数)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阅读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你的大部分观念、知识,都是在阅读的激发中自己形成的,既不是被作者知识性的灌输,又不是被整理背景知识的人悄无声迹的影响,而是你自己一字一句的去读、去尝试性的理解、去反复性的拼凑,最终实现的。一旦你开始独立思考,理解力自然并不低,因为你在阅读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拆解阅读内容去拼凑你感兴趣问题的答案。当你独立思考时,也意味着你的判断在逐渐摆脱他人以及过去的影响,你会慢慢有自我判断的能力。这种判断的能力最开始是架构在已知的基础上。但当你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逻辑体系,当判断的某个基础条件缺失的时候,你的大脑会用你现有的理性不自觉运算得到一个推论,这样的判断能力,即是我称呼的预判。很多时候,人争不过时代的潮流,但人可以利用时机,什么时候是你的时机?我不知道,你自己可以知道。

当我用到理性这个词的时候,我预设了人的理性是可以成长的,也许预判的能力只是理性的一个表现方式?就像我在讨论第二类问题最开始说的,我并没有完全想透彻这个问题,只是分享下我现在的想法。总结一下,就是放下你对背景知识的执着,读一手文献,大量的读,循着感兴趣的读。

我希望更多的人对经典放下戒心,走近阅读的世界,他们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