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朋友都读过我在18年写的一篇文章《我想回国开学校》。我迟迟没有发后续,是因为除了现实因素外,也有几个问题困惑着我自己,并且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实现让每个个体都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概念的落地需要实际的操作和执行,如何实践这一点把我困在了原地很久。因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给予的资源一定都是有限度的,两者都能给开阔空间,打开视野,然而无论资金和人力有多么充足,学生面前的所有选项也都是有限的,他可能还是在一个受困的条件里没有机会遇到真正契合自我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后来,我发现这个切入角度也许错了,对于“有限资源”的问题,我不应该过度思考怎样建立网络和资源库拓展(尽管这还是有必要的)。我还是应该回到学生的个体本身。在选项有限的时候,最极端的情况,面前的外部资源给予的都是错误选项,那么也可以考虑一个学生如何跳出来,又如何自己去挖掘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恰当选项。他如何分辨,如何自知,如何向前探索,因为这其实就是生活,我们并不能看到这世间的全部,也并不能接触到所有,我们看到的知道的边界都是有方向和有限度的。
人往往不能决定自己面前出现的选项,但是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我们的选择可以听从他人意见,也可以独立思考,还会综合考虑。这个过程,我想应该包含几个层面:
- 自知:觉察并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 理解:当其它人提供意见的时候,能够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论据
- 独立思考:有自己的逻辑思维可以辩证的考虑复杂的条件和因素
- 表达:当结论与他人相同或不同时,都能够清晰有理温和的进行表述
- 行动:做出选择并且能够执行到位
对我个人而言,自知和表达是往往受到忽略的两点,我可以去理解、思考和行动,但是我发现,如果过度强调理性而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就会带来新的问题;而表达,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在被温暖和爱包围的时候,尽量还是不要选择孤独,好友和家庭的理解都是人生路上前行的重要支持,那么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清晰地表达以取得共识是很关键的一点。
一个“选择”背后所承载的过程被分解,那么就可以设计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再组合。要注意这些针对性的练习并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因为我不认为把拆开的组件合成后就是一个整体了。这些练习都是一个整体但分别强调不同的目的。
在想清楚这个关键问题之后,我打算从一个线上周末社区开始进行尝试,然后看情况是否最终有可能拓展成一个学校,实现我的愿望。其实我曾经很排斥线上社区的想法,一直认为人和人在一起形成的氛围很重要,但我在疫情过去的两年里又参加了各种不同的线上课程,收获了很多积极的体验,在小伙伴的推动下,终于觉得可以迈出一步试试看。固然线上社区有它的缺点,但是作为补充性学习内容,能够不打扰大家当下的生活节奏,还能进行新的尝试,是个很好的过渡。(这里不从全日制社区直接开始,还因为我认为一个完整的项目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撑和打磨,我并不想随意开始,而且全日制社区可能会牵扯到太多我暂时无法处理的现实问题。)必须要郑重感谢小伙伴秋柏一直在推着我往前走,然后我们一起做了如下设计:
- 【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真人图书馆分享
- 【强调自知和行动】PBL项目 (厨艺和散步)
- 【强调独立思考,兼理解和表达】自由研讨课
- 【强调理解和表达】共学小组课堂*
以上的表述其实是一个单线展开,但其实这个设计经过了6轮全面的修改,中间也夹杂了很多其它的事项和想法。比如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如何给家长一个确定性?国内的创新教育很焦灼家长的一点就是,孩子的出路在哪里?高考、成人自考还是出国?
我们最终决定将走向海外学习生活作为导向来优化项目细节,因为我们如果把视野尽可能去打开解放,在全世界这个范围内去探寻的话,其实已经存在足够丰富的资源和道路了,这也是我看到的选项里面相对容易实现并且和我个人契合度最高的。基于此,在这些形式的基础上添加内容:那么真人图书馆的分享,会以海外的申请、学习、生活、职业选择等为主题;PBL项目的厨艺和散步,是锻炼独立生存能力和打好身体的基础;自由研讨课*,是要学会并实践课堂发声和交流,更好的适应之后的海外学习;而共学课程,会带着实践学习的技巧以及参与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对于只是认同我们这个设计理念的学生,可以单独参加周末学校的课程活动,所有设计都不会和日常全日制学习冲突;而对于已经在思考出路,或者已经有海外留学打算的,我们增添可选配套项目“路标计划”。说实话,我不想做中介来做申请,但是我们也能理解最开始上路时的茫然,那么我设计了一个流程来1对1手把手教会学生如何申请,并且陪伴整个申请过程和负责托底,让学生大胆尝试和实践。因为一旦走上了海外学习的道路,你开始了第一个申请,之后就会有夏校活动、海外交流、实习报名、研究生博士等等,可能会涉及不同国家地区,难道每次都要找中介来做么?我们希望来参加这个项目的人获得真正自主自立的能力,他在将来能够独立处理无论任何申请相关的事务,并且将节省下的中介费去旅游、去学习、去孝敬老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个计划的设计里,不仅仅是申请和签证文件及材料上的准备,甚至包括了行李、食物、融入、娱乐、两性关系等话题,我希望将个体生活作为重心而不是那一封录取信。
如此,周末学校学习内容和海外留学的教育会形成一个在内容输入和道路输出上的闭环。
接下来,还想再聊聊这个项目的细微之处。我希望周末学校以季度为节点,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五个节气十周*。每一季度更换一次研讨课书目以及共学主题。这样的轮换其实可以指定时间间隔,比如以月份的方式开始和结束,但是我坚持用节气来计数同时配合PBL厨艺和散步的项目来执行,这里面其实还有别的思考。
教育的目的的是什么?每个人可能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希望我的项目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好好生活,脚踏实地的享受当下,内心笃定的展望未来。人类学项飚老师提出过一个“悬浮”的概念,我深以为然。简而言之,“悬浮”映射到当下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有太多的家长和孩子,特别是有留学规划的家庭,整个的状态都是飘在空中的,当下的教育和生活失去其本身的意义,而只被当做一个通向未来的过程和实现目的手段。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两个长期的PBL项目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PBL的厨艺项目,一方面是对未来生活技能的准备,但同时,我们强调的是当下家庭的互动,以及当下状态的好好吃饭。我们围绕指定的时令食材进行厨艺练习,与当下的大自然产生交流,同时更细微的觉察自己对五味(酸甘苦咸辛)的感受,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连接,也听听自己的家人的感受,家庭和谐的氛围推动着所有成员的共同成长。
另一个PBL项目是散步,主旨其实是运动和感受,但考虑到线上活动的可操作性和社群管理的难度,最终我们设定了一个最低基准线,每周散步某固定时长,但其实鼓励各种形式的运动。并且在设计上同样加入和当下,以及与自然的互动,选定一个植物伙伴作为每次运动的目的地,每次打卡拍照,仔细观察节气在植物身上反映出来的变化。(如果有学生能够走到更远,意识到节气与自己的联系当然更好,但是不做要求。)
这两个PBL项目是希望参加者的目光能够看到当下,看到身边,看到自己,同时学会有效生活技能、锻炼身体、接触自然、练习执行力和时间管理等技能。尽管他们似乎不是正课,但在整体的设计中,它们的重要性并不低于以课堂形式呈现的内容。
如果只是周末学校的活动,大抵就是每周4个课时加两个活动,但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作业和准备中。如果额外添加“路标”项目,则是增加周中的1对1留学申请学习和进度核查隔周交替。
关于费用,作为理想主义者并没有很好的一个想法,需要有四大工作经验的好友帮我设计一个合理和符合市场的方案。但是也希望和朋友们说明,这里无意营造高尚的人设,虽然我们对教育这个议题特别关心,但我对个人发展还有其它安排,还没到“献身教育”。我必须声明这个项目将是盈利的,也有创收的实际需求在背后推动我更快的去实践和落地。以我生活的充实程度,如果以志愿者的形式运营,我怕自己半途而废。另外就是,我想邀请很多很优秀的朋友参与到项目中,如果让大家都来做志愿者并且为了我的想法而买单,这样很不合适。将这个项目商业化,从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基准线,也许才能让这个计划长久的运营。另外现在谈未来还言之过早,但是如果这个项目成功的话,是必然会之后开启奖学金渠道尽我们所能的帮助更多人。
这个项目还在继续的探讨和完善中,比如如何区分组别(看年龄段还是目标项目?),是否需要提供语言课程的支持?是否需要给未来留学生的家长们设计内容帮助理解留学生活?这些问题都还在想,如果可以的话,希望5月初能上线一期十周的周末学校,今天只是想和关注开学校这件事很久的友邻们分享一下想法,欢迎大家提建议~毕竟我也挺忐忑的,不知道有能接受我的这些想法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参加,总算到了一个想法比较完善的阶段,和大家分享出来~
*自由研讨课,即每周指定文本课前阅读/观影/音乐艺术等等,在研讨课上自由发言进行讨论,老师负责引导方向和把控质量。
*共学课程,选定合适的公开或付费课程,由老师带领一起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不同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进行小组合作练习。(谢谢某知名不具同学的建议)
*四季项目排期参考:
春季: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中间加入线下见面的活动营)
秋季: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