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阶段学习小结2

宣棋

2022/05/24

Categories: 传统文化 日记 Tags: 古琴

继上一篇学琴日志之后,又学习了新曲《阳关三叠》《良宵引》《鸥鹭忘机》。同时由于演出需要,终于把《春晓吟》背谱弹了出来,以上的所有曲子中,我还是最喜欢《春晓吟》,其次是之前学的《湘妃怨》,根据我对自己的观察,我比较偏好泛音较多以及音域在高音区,明媚欢快的曲目。像是《鸥鹭忘机》左手走来走去,还经常不太出音,练习的就不是很主动。(但其实更应该练习)

勾:论中指指甲的重要性

有一天我练琴的时候,突然勾的声音变了,而我认为我的手势和用力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唯一的区别可能是指甲劈了,导致指甲比指肚还要短一些,因此做不到半甲半肉的位置去勾琴弦,这样勾出来的声音特别闷、沉。所以说,右手中指的指甲还是很重要的。听老师将,最好是翻过手,手心向上的情况下,能看到指甲,并且比指肚多出一个小米粒到大米粒的长度。

泛音:触弦与大臂的放松

最开始弹泛音,注意的是手型和徽位,而想弹得好听有韵味,还是要多下一些功夫。现在的我,弹泛音已经不是鸡爪式触弦了,但是《春晓吟》的泛音仍然觉得少了一些韵味。有三个细节可以持续改进:

  1. 是大臂和小臂之间不够放松,要特别注意这个肘一定是放松且向内收合,而不是举起来的状态。
  2. 手指触弦的位置和时间控制的不够精确,演奏泛音的时候,左手是有放下抬起来的动作,尽管可能很细微,但是要有,左手一直压实在弦上的话,音色不对且没有韵,这个没有取巧的办法,只能通过练习来摸索。
  3. 右手勾挑弦的位置不能太靠近乐山,在中间或者偏一徽一点,弹出来的声音音色会好一些。

另外就是在七徽到九徽,或者九徽到十二三徽这种有距离的徽位之间演奏的时候,切忌翻手腕。

左手大指走弦:虚实之别

在练《鸥鹭忘机》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的左手大指不够放松,具体表现为,在大指下滑的时候,总觉得有阻力,不能丝滑的走弦。询问老师得到的答案是,大指压弦太实,过于用力,导致走不动弦。我琢磨着,要体会在不同时刻不同的压弦力度,比如在具体发音点徽位压弦的力度与走动中压弦的力度应该有不同,并且要仔细体会这其中的不同。像是在七徽和七徽六分,右手有勾挑音的时候,这里左手大指压弦要足够实才能出音,然而在七徽滑到七徽六分的时候,左手大指应该收一些力,才能顺畅的滑下去。

还有就是在演奏的时候,我们说有方整和圆滑两种方式,方整的音,就是在具体的徽位压实,中间走音相对比较快的滑到下一个徽位;而圆滑的音,则是在具体的徽位压实演奏后,到下一个徽位的走动相对比较缓慢,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演奏方式,左手大指在走的过程中要压到琴弦的力应该是不同的。

左手无名指走弦:手腕不能弯

现在无名指的手型已经相对比较稳定了,其实侧面看还是圆弧状,这样的状态比较放松,没有僵硬伸直的手指。另外在手腕方面,就是手腕到手掌应该是保持直线,在手腕的位置不能打折,而到手肘的位置时,手肘不应该是吊着的状态,而是完全放松的。

4月份的时候有幸听到李蓬蓬老师讲基本功的练习,李老师提到的方法的擦桌布法,适用于左手大指和无名指走弦,就是说将手指按好弦之后,以擦桌子的那种不用力的,来回走弦,体会放松自然的感觉。

左手无名指掐起:重心的转移

掐起这个指法,在最开始的时候经常弹不出音,在老师的教导下,现在勉强入门。以在十徽掐起为例,当大指下滑到九徽的时候,无名指落十徽的同时,重心应该随之转移到无名指,尽管音是大指弹出的,但此时的大指是不用力的,轻轻拨动琴弦即可。分别实验一下重心在大指和无名指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区别。

左手换弦:难!

和换弦相关的,一个是一指双弦,这个大指还好一些,无名指的一指双弦很难练,至今还没搞明白,希望写下一篇日志的时候能有点头绪。另一个就是挪弦,同样,我觉得目前我的大指完成度要比无名指好很多。

所谓的挪弦,就是在不跳弦不断音的情况下,将手指向上或向下挪动一根弦。在大指的实际操作上,这个主要是用到了大指第一个关节这个位置的弯曲和伸展。随着这个关节的弯曲,大指触弦的位置发生改变,可以比较自然的上下挪动。

音乐性:余音的保持

随着曲子的练习越来越多,更加能感受到基本功对演奏的重要性,同样的曲谱的指法,细节的处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现力,上文提到的挪弦就是为了保持余音提高音乐性的一个细节的处理。另外就是比如说在挑七的时候,如果上一个指法是勾五,那么接下来的挑七,是不能把中指先支撑在五弦再去挑的,因为此时的五弦还在震动,有余音的持续,一旦把中指落上去,震动就会停止,余音就消失了。因此在演奏中,右手的勾挑转换要特别留意如何保持余音不中断。